浙江(杭电)创新材料研究院将于2017年11月24日13:45在下沙校区科技楼二楼扇形会议室召开学术报告会。研究院管鹏飞、李领伟、郭俊杰、张雪峰四位教授将在会上作学术报告,每个报告30分钟。下面是四位教授学术报告题目以及个人简介。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与!
报告题目:The Combinatorial Method for Materials Science Research: Experiment & Simulation
报告人:管鹏飞 教授
报告人简介:管鹏飞,主要从事计算物理和计算材料科学研究,基于计算机模拟、理论分析并结合相关实验研究,探索非晶态形成及相关特性的物理本质,研究非晶态物质的结构、物性及其关联;表面/界面物理,研究低维功能材料宏观物性的微观机制;合金材料形变机制等。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目前已发表SCI期刊论文60多篇,包括Nature Materials 2 篇、Phys. Rev. Lett. 5篇、Advanced Materials 2 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3 篇、JACS 1篇。
报告题目:Recent progress in exploring rare earth based magnetocaloric materials
报告人:李领伟 教授
报告人简介:李领伟,男,1981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他2010年博士毕业于日本富山大学、2010年和2013年分别获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和德国洪堡基金(AvH)资助在日本富山大学和德国明斯特大学从事了两站博士后研究工作。他长期从事磁学与传统磁性功能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在稀土化合物材料的制备、磁性与磁热效应及其在磁制冷领域的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具有特色的研究成果。至今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57篇;受邀担任APL、JAP、CPB等30余个国内外SCI期刊经常性审稿人;主持完成或正在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8项;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
报告题目:石墨烯原子尺度结构调控与电子显微分析
报告人:郭俊杰 教授
报告人简介:郭俊杰,浙江(杭电)创新材料研究院,教授,博导。 2010年获日本东北大学博士学位,2011-2014年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科学研究,主要从事石墨烯、氮化硼等二维材料在能源、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围绕通过材料微观结构设计来提高材料性能,近年来在Nature Commun.,Nano Energy,Small, Acta Mater.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先后获得青年三晋学者,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等奖励和荣誉。兼任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理事,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编委。
报告题目:原子尺度设计微波吸收材料
报告人:张雪峰 教授
报告人简介:张雪峰教授2000年-2008年在大连理工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8年-2009年,在日本东北大学(Tohoku)从事博士后,2009年-2016年,在加拿大科学院工业材料研究所(CNRC)从事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终身制副研究员, 2015年-2017年在沈阳东北大学任教授、博导,2017年开始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工作,创建浙江(杭电)创新材料研究院。
张雪峰教授回国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面上项目,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目前已发表SCI期刊论文60多篇,总引用2300多次,H因子23,包括Phys. Rev. Lett.、Nature Commun.、Appl. Phys. Lett.、Nano Energy和Acta Materialia等。第一作者论文单篇引用超过600次1篇, 超过300次1篇; 超过200次1篇,3篇论文入选ESI高引用论文。获得国际PCT专利2项。相关结果在Phys. Rep.、Nature Comm.等期刊和美国能源部网站等多次被正面评价。